本病简称“乙脑”。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,由蚊传播,流行于夏秋季节。主要病理变化为脑实质细胞弥漫性进行性的变性坏死,胶质细胞增殖,以及血管周围细胞浸润。 临床表现: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,起病急,高热、头痛、呕吐、嗜睡或烦躁、抽搐,1~3日后可转入昏迷,重者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。有脑膜刺激症状,浅反射消失,可出现病理反射。 检查:血白细胞计数升高,以中性粒细胞为主。脑脊液压力增高,呈无色透明,细胞数多在50~500个/立方毫米,少数可增至1000个/立方毫米。发病早期及病后1个月取血做补体结合试验,单份血清的测定效价1 : 4以上者为阳性。血凝抑制试验,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可确诊。早期脑脊液、血液可分离出乙脑病毒。 治疗:一般治疗应卧床休息,注意吸痰,补充维生素及水分。对症治疗,高热时物理或药物降温;惊厥用水合氯醛灌肠或用安定、苯巴比妥钠等肌注;脑水肿者用甘露醇、山梨醇等脱水剂;呼吸衰竭者用山梗菜碱、可拉明等呼吸兴奋剂;痰液潴留引起呼吸困难者,宜气管切开。重症者可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.亦可使用转移因子或免疫核糖核酸等,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和阻止病情发展的作用。昏迷、呼吸道分泌物多或有继发感染者,酌用抗生素。 本病属祖国医学“暑温”的范畴。 一、上海市传染病总院用中药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155例,结果:治愈134例,死亡15例,留后遗症6例。药物与用法:大青叶30克,生石膏120克,元明粉6克(冲),黄芩12克,黑山栀、丹皮、紫草各10克,鲜生地60克,黄连3克。上药浓煎60~100毫升,小儿每日1~2剂,成人1~3剂,口服或鼻饲。(《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》41, 1971) 二、肖德才用中药为主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78例,结果:痊愈69例,后遗症5例,死亡4例,总有效率94.9%。平均3.5日退热,住院10日。药物与用法:板蓝根30克,生石膏50克,知母、银花、连翘各10克,藿香5克。壮热、抽搐加水牛角30克,全蝎1.5克(研末兑),双钩10克;昏迷加安宫牛黄丸1丸或紫雪丹1.5克,日2次。恢复期用竹叶石膏汤加益气生津之品。日1~2剂,水煎多次分服,昏迷者鼻饲管多次注入。(《湖南中医杂志》6④:8,1990) 三、郭元仓用六神九治疗暴发型乙型脑炎呼吸衰竭12例,结果:治愈11例,死亡1例。药物与用法:用六神丸20粒/日3次,鼻饲或口服,小儿酌减。症状好转后再巩固2~3日。(《新中医》21④: 39,,1989) |
GMT+8, 2021-3-7 23:10, Processed in 0.051055 second(s), 12 queries.
Powered by Discuz! X1
© 2001-2010 Comsenz Inc.